让教育自然发生!重庆发布自然教育三大类别典型案例
推进自然教育,助力美丽重。2024年重庆市自然教育工作推进会今日举行。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重庆自然教育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展望来自全市林业系统、市委宣传部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市教委等16个市级部门以及大中小学、幼儿园、科研院所自然教育企业和社会组织等15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山环水绕,江峡相拥,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5.06%,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218个。
自然教育是指依托各类自然资源,通过提供设施和人员服务,引导公众亲近自然、认知自然、保护自然的主题性教育过程。
本次推进会的召开,旨在提升全社会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助推重庆自然教育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化高品质发展,为全国自然教育的发展贡献重庆力量,让自然教育成为两山价值转化的重要抓手和途径。
近年来重庆全域统筹自然教育工作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产品与服务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呈现以下四“高”特色。
01高站位推动政策扶持
近年来,重庆加大对自然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助推自然教育快速发展。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专门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自然教育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此外,正在征求相关市级部门意见的《重庆市关于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后,也将成为重要的政策支撑文件。
02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已拥有较为完善的自然教育场馆20余处,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6家、国家林草科普基地2家、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7家,缙云山、仙女山、双桂湖、金佛山等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功能已较为完善,能常态化、特色化开展系列自然教育活动。
03高质量打造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重庆已培育“自然笔记大赛”、“自然重庆”嘉年华、“自然之约”、“鹰飞之城”、“爱在山野”、“亲邻自然”等近10个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持续性的自然教育品牌,对全市自然教育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04高水平提供多元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重庆有自然教育及相关从业机构300余家,为社会提供了涵盖自然讲解、自然观察、自然博物、自然体验、生态手作、科学探究、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种主题类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产品,年服务公众上百万人。
会上重庆市林业局发布了近年来在自然教育品牌、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课程三大类别中的数十起典型案例为进一步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PART01自然教育品牌亮点纷呈
自然笔记大赛作为全国参与主办部门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自然笔记赛事,已连续举办8届,吸引了全市超过900所学校、累计100多万名学生参与。该赛事通过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观察、发现、记录自然,传递了“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生态价值观。
同时,每年三月举办的“自然重庆”嘉年华作为一场生态文化盛会,已连续举办两届,推出了自然音乐会、自然市集、自然影展等公众可参与的自然体验项目,旨在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举办一届活动,共创一个品牌,促进一方发展目标。
此外,“亲邻自然”“自然之约”“青山少年”等品牌活动也在持续开展,增强了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PART02自然教育基地各具特色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重庆市自然教育的先行者,最早在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课程研发、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经过12年发展,缙云山已建成“1个自然教育中心+3条自然教育小径+5个自然教育站点”自然教育基地体系,并开发了“自然有发现”自然体验、“书香漫缙云”自然阅读、“守护缙云山”志愿服务和“绘自然之美”自然美育等4项主题活动,直接受众达2万人。
巫溪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起步晚,但基础工作扎实。阴条岭事务管理中心注重顶层设计,推动巫溪县联合县教委、县科技局等5个单位共同印发《自然教育方案》,建设阴条岭自然教育中心,出版6本介绍阴条岭的自然科普图书。今年,阴条岭事务管理中心联合当地教委、科技局等多家单位举办了秘境阴条岭笔记大赛,并开展了秘境阴条岭品牌活动30多场,覆盖5万余人。
此外,武隆仙女山、梁平双桂湖等地的自然教育基地也各有特色,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教育体验。
PART03自然教育课程百花齐放
重庆市自然教育从业主体众多,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活动。三峡手作步道公益发展中心的“手作步道”课程将生境调查、社会调查等实践融入劳动中,受到企业受众的欢迎。仙女山自然教育中心的“苔藓森林课”则融合了自然认知、社会责任和美育,让参与者在徒步、净山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此外,彩色森林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清欢渡民宿、山之语民宿等也各自研发了彩色树林、山野茶艺、夜观等具有自身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为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接下来重庆将切实担起自然教育新使命,联动协同构建多方参与新格局,真抓实干推动自然教育取得新成效,书写重庆自然教育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