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一起‘童’行”——北京市少年宫少年儿童主题实践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首都青少年儿童对野生动植物的认识与保护意识,北京市少年宫自2024年9月起,成功启动并举办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一起‘童’行”实践活动,活动吸引了首都数千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孩子们走进北京教学植物园,共同探索自然奥秘,感受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此次活动由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主办、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承办,北京市少年宫协办。
版块一:科普课程
轻松的氛围,真实的户外学习场景,让孩子们在自然教育活动中能更好地体认和尊重生命万物。老师们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专业讲解迅速拉进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距离,他们了解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知道了每种动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也深刻认识到了人类生活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懂得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意义。这些知识丰富并拓展了孩子们的认知,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在北京市少年宫动物标本馆里珍藏着各类动物的标本,每一件标本都诉说着生命的奇妙故事。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着这些标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他们徜徉于标本馆的一件件展品之中,悄然间完成了一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也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这一讯息传递至他们的心田。
活动版块二:科学实验
认识世界的角度是多元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缺一不可。科学探究小实验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亮点。实验中,孩子们全情投入、细心观察、动手解剖、研讨交流,深入探究科学原理,汲取科学营养。在轻松有趣的小组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学习了科学知识,锻炼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活动版块三:实践体验
实践出真知,植物栽培实践体验活动备受欢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了解了植物隐藏着的神奇秘密。他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习性,水培或土培技术的基础知识,亲手挑选健康的植株,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移植到容器中。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也让每个人对即将开始的养护之旅充满了期待。移植的是植物,种下的是责任,收获的是喜悦,体验的是成长。
活动版块四:观鸟活动
在了解野生动物版块,活动选取了孩子们身边最常见的鸟和昆虫。活动首先邀请了知名自然艺术家万伟(丫丫鱼)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在教学植物园观鸟的有趣故事,生动地介绍了多种常见鸟类,并引导孩子们观察它们的姿态与习性。展示了如何使用观鸟望远镜,并进行了自然笔记示范,教孩子们如何绘制麻雀。孩子们纷纷拿起针管笔,进行绘画练习,展现出了儿童天然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探索欲。
在户外观鸟环节,孩子们兴奋而专注地观察着教学植物园里的鸟儿们。他们看到小麻雀忽而在地上啄食,忽而齐刷刷地飞向树梢,仿佛五线谱上灵动的音符。大喜鹊在一旁欢快地喳喳叫着,灰喜鹊则拖着美丽的蓝尾巴在树间穿梭,孩子们徜徉其中,乐在其中,尽情享受着身处大自然中的放松与喜悦。
活动版块五:昆虫讲座
活动还邀请了资深昆虫科普专家、前北京自然年轮昆虫馆馆长苏毅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亲子互动昆虫科普讲座。苏毅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昆虫的特征,回溯昆虫漫长而伟大的历史,以及昆虫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解释了昆虫数量的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绘制了昆虫自然笔记。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能近距离观察昆虫,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触摸这些美丽的甲虫,切身体验“甲虫力量”,感受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神奇。
“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一起‘童’行”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教育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走进自然,通过生动活泼的自然教育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在将来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少年儿童生态教育的一次有力推动,也是北京市少年宫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的扎实行动。凝聚智慧、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