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陕甘宁站活动在宁夏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广大青少年走进自然、学习自然,促进陕甘宁青少年自然教育沟通交流合作,814日至817日,“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陕甘宁站活动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凝聚生态文明共识。自治区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杨宝出席启动式并讲话,自治区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王自新出席启动式并致辞,来自陕甘宁三省区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和师生代表50余人参加研学活动。

在8月14日启动式上,师生们观看了“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宣传片,进行了研学期间安全专题教育,青少年代表宣读了进森林研学活动倡议书,陕甘宁三省区领导分别向研学队伍授旗。启动仪式后,开展破冰活动,同学们在相互介绍和交流中拉近彼此间距离。

在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学们来到沙漠基金会学习王有德劳模精神;前往白芨滩防沙治沙一线,感受沙漠环境的艰苦,见证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参观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聆听防沙治沙的深刻意义、科学治沙的方法原理、沙漠动植物特征介绍;参观鹿园,实地体验了防沙治沙产业发展情况;在宸喜园,同学们在观摩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植枣树和白芨滩绿进沙退的变化后,纷纷表示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在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同学们乘船挑战鸣翠湖实景芦苇迷宫,通过观察湿地候鸟,探究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迁徙以及栖息地,了解芦苇的类别和用途,感受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与多样性。在湿地科普中心和湿地科普长廊,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讲解学习湿地动植物知识,了解鸣翠湖生态环境和全球候鸟迁徙路线、湿地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湿地的必要性,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在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学们参观贺兰山博物馆并听取讲解,了解贺兰山的诞生原因、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动植物资源、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随后前往银巴古驿,在岩羊科普基地对贺兰山小精灵岩羊进行近距离观察和投喂。同学们徒步攀登贺兰山诗词步道,学习关于贺兰山的古诗词,识别贺兰山森林资源和动植物,现场领略了贺兰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在贺兰山岩画,同学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贺兰山岩画上的代表人物、动物、放牧、狩猎以及抽象的、意念化的各种符号图案,亲身体会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使同学们对人类的发展历史和生态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宁夏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宁夏林学会,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或支持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