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奇妙自然 领略美丽中国——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主题活动号召,2024年7月,北京市少年宫(北京教学植物园)开展“探索奇妙自然·领略美丽中国——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系列夏令营活动。活动旨在丰富首都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同时在他们心中播下生态文明意识的种子。
“夜游植物园”一日夏令营,引领学生们走进夜幕下的神秘世界,探索动植物的夜间奥秘,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奇遇。“奇妙自然·生态密云”与“奇妙自然·大美青海”野外探索夏令营,则分别引领学生们走进京郊的绿水青山与千里之外的大美青海,通过森林徒步、生态观察、文化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之美,深刻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对美丽中国的无限热爱与保护之心。
夜游植物园:探索夜晚的自然世界
“夜游植物园”一日夏令营活动依托教学植物园的天然自然资源,以动植物的夜间生活为主题,通过自然游戏和自然探索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与探索自然的奥秘。夜幕降临,营员们手持小电筒,跟随老师踏入植物园的神秘之夜。草丛间、池塘边、竹林深处,每一处都隐藏着可爱的夜精灵。树下的铺道蚁正在激烈地战斗,菜粉蝶在菜叶下进入梦乡,蝙蝠在空中盘旋……营员们目睹着这些生动的自然场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植物在夜晚也有自己的独特姿态,营员们观察到睡莲、荇菜的花瓣合拢了,合欢、含羞草、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也紧紧地闭合起来。
营员们徜徉在城市的“绿野仙踪”,在亲身体验与感受中,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他们学会了以好奇的眼光去发现、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那份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爱护之情,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生态密云:徒步山水,探寻自然之美
密云作为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其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研学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营员们通过自然徒步的方式,深入探索了密云的自然环境。他们穿梭于小石虎的山林之间,观察并收集各种自然物作为自然笔记素材,如荆条的花朵、穿山薯蓣的果实以及形态各异的石头等。营员们通过绘制自然笔记,记录下这些自然物的颜色、形态和纹理,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
清水河谷秀水青山,营员们迎着清晨的朝阳,开启沉浸式观鸟模式,白头鹎、黄鹂、翠鸟等20余种鸟类尽收眼底。夜幕降临,清水河畔又换上了神秘的面纱。营员们寻找着夜间生物的踪迹,发现了黑斑侧褶蛙、蜉蝣、鳃金龟等多种小生灵,进一步领略了清水河畔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在古北口森林公园,营员们不仅聆听了护林员讲述的护林巡山故事,还亲身体验了搭建简易庇护所、取火、制作简易担架等野外生存技能。跟随巡护员一起探访林中的生物痕迹,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息息相关,增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美青海:跨越千里,见证生态奇观
青海不仅以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成为了天然的自然与生态课堂。营员们通过科学观察、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究青海湖、祁连山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深入了解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文明与保护意识,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自然探索之旅。
在青海湖畔,棕头鸥翱翔天际,湟鱼逆流而上,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营员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
营员们还积极参与科学实践,亲自采集水样并利用专业设备检测了水的盐度、酸碱度及溶氧量等关键指标。营员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深刻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营员们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讨拉沟管护站,化身小小巡护员,与巡护员一起巡山,沉浸式体验日常管护工作。他们还前往北山森林公园,漫步于林间,在观察中学习高原植物的形态特点与生存智慧,参观并体验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设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脆弱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从城市中心的植物园到郊野的绿洲,再到千里之外的青藏高原,“探索奇妙自然·领略美丽中国——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系列夏令营活动,充分挖掘各地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集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然科普知识等为一体的精品活动,形成特色优质的研学教育路线。通过融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游中学、在学中思,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科学思维与生态观念。
未来,北京市少年宫(北京教学植物园)将继续发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首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等阵地优势,积极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责任,深入开展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让更多青少年儿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小小传播者和实践者。